為進一步提高安全防范意識、加強對自身安全保護,明確防震減災的重要性,6月8日,信息工程系團總支開展防地震防災培訓演習。

班會上,輔導員首先向大家講述了防震防災的目的,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對常見各類災害特點、應急避險、疏散等方面知識要點進行了分析講解,并結(jié)合真實案例、觀看救災視頻等方式重點講解了如何緊急避險,如何自救互救。

在任課老師的指導下,同學們動作迅速躲到桌下有支撐結(jié)構(gòu)的安全空間,進行緊急避險,隨后有序的撤離。通過防震演習,讓師生更加了解并掌握防災、避震、脫險的知識和本領(lǐng),提高防災意識,增強人對災害的承受能力和防御能力。
通過防震防災系列活動,提升了我系師生在災難到來時,能夠緊急避險、迅速逃生、自救自護的應變能力,從源頭上防范化解安全風險,真正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時、成災之前,持續(xù)筑牢校園安全發(fā)展基礎(chǔ)。
// 避震方法 //
避震原則是:震時就近躲避,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的地方。
1、如果在教室,老師和后排最靠近門邊的同學應馬上分別打開教室、實驗室前后門,大家迅速躲避在各自的書桌下、實驗臺旁邊;
2、如果在禮堂、食堂、體育場館內(nèi),內(nèi)承重墻的墻根、墻角;穩(wěn)固的書架、排椅,桌椅、運動器具旁邊;
3、如果在宿舍,躲避在小開間內(nèi),內(nèi)承重墻的墻根、墻角,床旁邊;
4、如果在室外,要立即蹲下或趴下降低重心,護住頭部,避開容易倒塌的高大建筑物,切記千萬不能回到?jīng)]有倒塌的建筑物中,因為余震隨時可能發(fā)生。
避震姿勢是:伏地遮擋手抓牢。
開展自救和互救
自救要從四個方面努力:掙脫手腳,設(shè)法脫險,保持體力,科學求救。
互救應遵循: 先多后少、先近后遠、先易后難、先輕后重、先命后人,優(yōu)先營救醫(yī)護人員以加強搶救力量。
施救時一定要注意:自己安全,被救者也安全;觀察周圍的不安全因素;注意防避余震。